网易体育

农工党宁波市委会:全力推进“上海有前滩,宁波有前湾” _议政建言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_网易体育

网易体育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正文内容
农工党宁波市委会:全力推进“上海有前滩,宁波有前湾”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13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   字号:[][][]

据联谊报    规划建设前湾新区,是省委、省政府为打造世界级现代化大湾区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宁波“名城名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全局,也事关浙江“四个强省”建设和“两个高水平”发展大局。宁波要抢抓机遇,明确定位,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前湾新区建设。

前湾新区建设短板

转型升级瓶颈突出。前湾新区产业结构上以传统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四新经济”所占比重不高(占比在50%以下)。产业规模总量不高,质量效益相对较低。2019年,前湾新区(608平方公里范围)实现GDP1033亿元左右,完成财政总收入约214亿元,高新技术企业174家。在发展动力上,还是以要素投入和资金投入为主,创新驱动能力不足,与国际一流新区相比差距较大。

要素资源制约较大。可供开发建设的土地资源不够,每年需求量11.5万亩,但实际供地仅0.50.6万亩,难以满足开发建设的需求。水资源总量不足,尤其慈溪是宁波传统的缺水地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杭州湾新区加速建设,水的需求随之增加,现状水源工程条件下供需缺口会增加,需要从更大范围内统一调度水资源。

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交通难以满足现代化新区发展的需要,目前杭州湾南岸的交通网密度低于北岸(余慈地区公路网密度为1.13km/km2,而嘉兴为2.06,湖州为1.31),区域对外交通相对单一,主要依靠高速公路。

城市国际化水平不高。城市功能滞后于产业功能,尤其是没有以国际化的标准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公共服务布局,国际性的大型医院、学校、服务机构落户较少,产城人融合发展的良性格局还没有形成。

统筹规划机制缺乏。新区范围内集中了杭州湾新区、慈溪和余姚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交织的行政主体,各行政主体在规划、招商、政策等的制定实施上,相互衔接配套不够,跨区域招商项目流转和利益分享机制缺失,重大项目决策协调和推进能力较弱。

对策和建议

尽早明确两个重点——空间、定位。要科学确定前湾新区区域范围,坚持存量与增量相结合,统筹兼顾杭州湾新区、余姚、慈溪的资源禀赋和发展诉求,制定多个备选方案,科学确定区域范围,分阶段有步骤推进。要确立前湾新区高端定位,形成“上海有前滩、深圳有前海、宁波有前湾”的新格局,力争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省内前列、支撑全省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擎。要打好“湾区”牌,进一步发挥和放大前湾新区的区位交通、产业基础、发展平台等综合优势,谋划建设一批功能性大平台、支撑性大项目、集群化大产业和龙头型大企业,引领和带动浙江省大湾区走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前列和参与新一轮国际竞争与合作。要打好“接轨”牌,接受上海辐射带动,积极融入长三角,重点推动基础设施对接上海、开放创新复制上海、产业提升承接上海,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国际化水平。

重点抓好六项任务。一要构筑高端化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未来汽车和智能终端两大主导产业,探索建设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建设未来汽车产业创新中心;坚持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改造提升家用电器、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促进传统经济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的融合;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信息服务、文化旅游、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二要建立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宁波-杭州综合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打造长三角重要的技术创新策源地。加快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建设,高水平打造环杭州湾创新中心。以吉利汽车研究院为核心载体,高水平建设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中心。三要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区域承载能力。加强对外交通能力,提升与宁波中心城区交通便捷度,健全新区内部交通网络,并加强供排水、能源、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四要推进产城人融合发展,建设花园式宜居型港湾都市区。在杭州湾新区滨海新城建设大型公共服务设施,承担长三角一体化和大湾区示范区核心功能,集中承载中央商务、金融、企业总部等功能。在中意生态园中央生活区和慈溪北部新核心建设服务于本空间组团的公共服务设施,承担经常性生活和旅游、商贸、休闲、娱乐和文博等服务功能。以产城融合理念加快杭州湾新区汽车创智小镇、共享智联小镇、方太理想城、卓越光谷小镇等建设。统筹配置学校、医疗服务机构、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运动场地、便民市场等设施,打造城市社区形成15分钟、10分钟、5分钟便利生活圈。五要全面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着力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构筑新区内外开放新格局。争取将杭州湾新区出口加工区升格为综合保税区,并纳入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一区多片”范围。积极融入中国(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谋划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积极打造宁波跨境电商综试区核心区。加快推进中意宁波生态园建设、强化与南欧及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共建节能环保产业园、欧美高档汽车产业园、先进装备产业园等“园中园”。谋划建设境外并购回归产业园,推进高质量境外并购项目回归发展。全面对接上海全球城市建设,积极推进浙沪合作示范区和上海全球科创中心产业化示范区建设,推进建立更高层次、高宽领域的沪甬合作机制。积极参与推动杭甬一体化发展,强化重点领域突破发展,着力推进设施联通、产业协作、资源共享、制度创新等杭甬一体化发展。六要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环境友好型美丽大湾区。主动践行“两山”理念,统筹推进美丽新区建设,做好涂水林田草系统保护,构建宁静、和谐、美丽国土生态格局,打造湿地生态名城,建设杭州湾南岸“生态之肺”。科学划定并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加强杭州湾国家级湿地保护,提升近海与海岸湿地生态系统和国际候鸟迁徙栖息地功能,共建野生植物的沃土、野生禽类的天堂。对区内主要河道、水库湖体实施生态修复,全面推行生态岸坡和生态浮岛等修复模式,使河道回归或接近自然状态。参与制定“蓝天保卫战”长三角区域实施方案,持续推进产业布局调整、落后产能淘汰和园区循环化改造,建立与大气污染适应的产业结构与布局,从源头上减少和控制环境污染。

强化三大保障。一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议打破杭州湾新区、余姚、慈溪行政管理体制,设立独立的前湾新区行政主体。全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建立公开透明、规范便捷的审批制度。深化财税金融改革机制,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支持新区建设。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机制,加快培养与引进高层次人才。二要健全政策扶持体系。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宁波前湾新区建设土地指标的倾斜,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全力推动前湾新区成为代表浙江大湾区参与区域竞争的战略主平台。三要强化工程项目建设。在综合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资源要素等方面,抓紧谋划、创造条件、借势推进一批事关长远的重大工程项目,力争早启动、早建设、早见效。重点推进杭甬超级高速、沪嘉甬铁路前期,谋划建设曹娥江引水工程等重大项目,谋划建设一批“万亩千亿”产业大平台。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