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体育

王建华委员:绿色发展引领低收入农户增收_议政建言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_网易体育

网易体育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正文内容
王建华委员:绿色发展引领低收入农户增收
发布日期:2012年10月15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   字号:[][][]

  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建议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好六个基本原则:一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特定人群扶贫相结合;二是实现当代脱贫与第二代致富相结合;三是完善保障与提高增收能力相结合;四是创业与就业相结合;五是农业增收与非农增收相结合;六是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相结合。

  ●以发展绿色产业为主攻方向

  大力发展绿色工业。加快实施一批增强“造血”功能的工程和项目,引导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绿色产业项目落户衢州。支持衢州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产业平台建设,对省级绿色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等专项建设项目给予补助。参照福利企业的相关税收政策,鼓励在企业建立低收入农户就业基地,降低低收入农户就业门槛,拓宽就业渠道。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充分发挥欠发达地区生态资源优势,打响绿色生态品牌,走“一村一品”的特色发展之路。积极引进外地资本,激活本地民间资本,科学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示范带动周边低收入农户发展效益农业实现增收。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广大农民尤其是市场竞争力弱的低收入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帮助提高生产和经营管理能力,主动适应市场竞争,共享效益农业成果。加大农科院等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培育,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等的推广应用,巩固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深化农产品加工,着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建议重点规划若干个各具特色的生态景观园区或生态景观产业带,打造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品牌。对兼具生态改善、景观美化、经济效益的规模化生态景观种养植业,省里同时给予生态、旅游、农产品种养植补助,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提高省财政对生态公益林和退耕还林的补助标准,对发展红豆杉等成片珍贵树种实施重点扶持,推动森林旅游开发。

  扩张提升来料加工业。扩张提升来料加工业,既要引进外地企业,借力实现转型升级,为低收入农户在家门口就业提供更好的平台;又要引导本地有条件的经纪人向企业化规模化发展,孵化出更多的小微企业。统筹考虑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和村集体发展物业经济,通过激活村集体的闲置房屋场所,盘活存量资源变成实实在在的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本支撑

  建议充分发挥省级层面推进省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统筹职能,将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投资项目优先向衢州等欠发达地区倾斜,加快山区交通道路、林区道路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增加省财政对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标准为:          

全省生均预算内日常公用经费×(1—欠发达地区人均GDP/全省人均GDP),以保证小学、初中的生均预算内日常公用经费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提高省政府对欠发达地区的低保、医疗救助、五保集中供养等政府转移支付的比例,支持每个乡镇建立一所医养结合、设备完备的敬老院。扩大最低生活保障受益人群,对实现增收不再符合低保标准的低收入农户,允许继续享受1至2年低保政策,巩固增收成果。将低保补助标准与物价挂钩,实施动态管理。探索“贷款参保”机制,对已达到法定领取养老金年龄、但未参保,或已参保但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低收入农户,允许贷款缴纳养老费用。建立对久病治疗的低收入农户和因病致贫农户的医疗救济制度,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

  ●以加快异地搬迁为重要途径

  实施异地搬迁,要更加注重统筹规划,将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与农业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与创业就业结合起来,与发展集体经济结合起来,与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富民、和美融合发展,确保低收入农户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

  建议科学规划,将异地搬迁小区纳入城市化进程统筹考虑,在城区、中心镇或产业区的周边安排布局,既加快人口集聚,又缩短农民就业距离,方便低收入农户进城或入企务工,减少中间成本,依托产业的集聚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帮助解决搬迁用地指标缺口,人均80平方米用地指标剩余的50%由省里全额补助。对异地搬迁农户补助“扩面提标”。

  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设立省级异地搬迁新村特别扶持资金,帮助安置1000人以上的异地搬迁小区发展物业经济,实施若干年连续扶持,为村级组织加强社会管理提供经济基础。

  盘活迁出地的生产资料。对搬迁户留在原住地的房屋等进行统一规划和利用,如留部分作集体生产用房;或对异地搬迁应拆房屋由村集体统一收回,以若干年的使用权面向城市居民招租,期满后统一拆除或再次转租,相关所得分配给农户。

  ●以科学的机制为保障

  一要深化“山海协作”机制。建议继续实施“重点欠发达县特别扶持计划”,借鉴我省对口支援四川、新疆模式,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加大对其他欠发达县的扶持力度。

  完善帮扶体系。建立完善省级各部门、沿海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山区“一对一”捆绑式帮扶机制,明确帮扶年限,加强目标责任制考核和绩效考核,加大帮扶力度,提高帮扶实效。建立对口帮扶机构,直接参与到被帮扶方的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活动中,并明确全额帮扶类项目由帮扶方负责,补助帮扶类项目由被帮扶方负责,充分发挥帮扶方和被帮扶方两个积极性。整合帮扶力量,将分散在农业、林业、水利、民政等部门的零散性扶贫资金集中,由被帮扶地区政府统筹安排,避免撒胡椒面。

  二要完善生态共建共享机制。生态补偿是对生态屏障地区丧失发展机会的补偿。从达到全省工业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水平来设定补偿标准,从可量化的水域面积、出境水质、出境水量等指标来设定补偿系数。

  建议建立生态投资建设基金,由省财政及钱江流域各地区共同分担:建议一是省财政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钱江流域生态共享地区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二是生态类规费收入中按一定比例(10%)提取,先试点从生态共享区征收的排污费中提取;三是下游地区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的水费中提取,每吨增加0.1元左右(按生产、生活和分产业用水分别确定);四是提高跨流域供水收费,每立方由0.1元提高到0.35元。建议探索建立碳汇交易市场等市场化的生态共建共享机制。

  三要优化项目管理机制。省里对欠发达地区安排的项目,逐步取消或降低地方配套比例,并拨付一定量的管理费用。对中央投资补助项目中的地方配套资金,省级财政给予100%的配套补助。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