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体育

许建平委员:加强环境保护推进海洋生态修复工程 _议政建言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_网易体育

网易体育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正文内容
许建平委员:加强环境保护推进海洋生态修复工程
发布日期:2012年07月27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   字号:[][][]
  近些年来,我省海洋经济发展迅速,生产总值从2006年的184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500亿元,占全国海洋经济总量的1/10。在浙江GDP中,海洋经济比重从8%上升到13%。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与沿岸海域受污染程度几乎呈同步上升的趋势。
  沿岸海域环境
  我省近岸海域北接长江三角洲,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我省沿海七大城市和近邻上海排入海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日益增多。全省八大水系和长江流域所携带的内陆污水源源不断地注入海洋,成为海洋污染的“罪魁祸首”。调查表明,这些入海河流污染物负荷约占90%以上。据估算,含有大量污染物的长江水和上海市的工业、生活污水若有1/2流入浙江海域,加上我省境内的入海河水和污水,其总量每年可达数千亿吨,占全国的近1/3。如此污染给东海特别是我省沿岸海域的海洋生物、近海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其生物链和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害,亟须引起沿海地区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
  对策建议
  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领域的专家学者已经找到了造成沿岸海域环境持续恶化的原因,并提出了许多防治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环境的对策建议,各级政府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但实际上收效甚微,未从根本上扭转沿岸海域海洋污染的局面。由此可见,我省进一步发展海洋经济面临复杂海洋环境的严峻挑战,“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海洋经济强省”建设任重道远。为此建议:
  建立“治污先治人”的管理制度,完善海陆一体化的海洋环境保护管理机制
  “治污先治人”,应是保护海洋环境最有效的制度。要尽快建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形成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三责并举”的环境违法制裁机制,以更加有效地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益。同时,还要建立、完善海陆一体化的海洋环境保护管理机制,按照“陆海统筹,河海兼顾”的原则,促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与陆域、流域环境保护相衔接,确保全省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建立陆源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在全面摸清近岸海域环境容量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制订各入海河流和入海排污口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充分发挥环保和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各自职责,陆海同步控制入海排污种类和数量,强化海洋环境整治的系统管理,实施生态修复的协同工程。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七江一溪”流域水环境整治和保护工作,特别要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畜禽养殖污染物的控制,从严执行围填海计划管理,强化河口、海湾和沿岸海域湿地保护和修复,进一步增强沿岸湿地系统对陆源污染物的吸收和分解作用,有效恢复海洋自净能力。同时,要构建陆海联动的环境执法体系,强化海洋环境保护监督部门的监督处罚职能,实施陆海同步的有效监督,依法从严查处陆源污染,确保纳污容量符合海洋环境容量自净能力的要求。
  加快沿海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当前沿海地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往往是由于布局性、结构性的不合理造成的,因此必须从生产力布局、产品结构、环境承载能力、岸线资源分布等方面,综合考虑环境和资源,制定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从决策源头上对发展布局、结构、规模等进行优化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沿海产业结构调整,在企业中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控制污水产生总量。在海洋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强调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新路子,积极探索实践“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无害化”发展循环经济的新途径,最大限度地减少陆源废水和各种固体废物向海洋排放和倾倒。
  建立生态补偿赔偿机制,加大对损害环境行为的惩治力度
  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是保护和修复沿岸海域环境的关键。要进一步落实流域治理目标责任制和市县界、河海交接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实施入海污染物的溯源追究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损害环境者赔偿,保护环境者补偿”的政策性赔、补偿机制,逐步推行环境受益地区向环境输出地区付费,环境资源消耗多的群体向资源消耗少的人群付费,污染户向受损害户付费的新政。遵循“凡用海必补偿”和“损害海洋就得赔偿”的原则,逐步建立起海洋生态补偿赔偿机制。加大对海上溢油污染以及违法海上倾废、围填海工程等的查处和惩罚力度。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的区域合作,积极推进污染防治及生态修复工程
  根据海洋环境污染源广、持续时间长、扩散范围广和危害性大的特点,建立跨省级行政区河流跨界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加强区域内各省(市、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协调,制订出台跨省级行政区河流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逐步建立起全国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和预警机制。同时,依据我省近岸海域的污染物质主要来自陆源径流,且尤以长江为甚,上海市的污染物入海也有相当影响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区域性共同防治污染的合作机制,进行长三角近海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联合江苏、上海以及长江流域周边省、市,开展长江中、下游流域和东海,特别是长江口及杭州湾近岸海域海洋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以遏制日益严重的海域(流域)环境污染。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