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体育

陈为能委员:加力推进法律进农村_委员观点_委员风采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_网易体育

网易体育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风采 >>正文内容
陈为能委员:加力推进法律进农村
发布日期:2014年09月09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   字号:[][][]
当前我省法律进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地方把工作重心放在追求经济发展上,没有把法律进农村列入议事日程。
人员难以集中。一是人口居住分散,传达通知比较困难。二是剩余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剩下的只有留守老人和孩子。三是社会成员都是独立作战,集体观念不强,组织集中学习困难很大。
形式和办法单一。一是教育流于形式,效果欠佳。二是工作“重义务灌输,轻权利宣传”。
文化基础和教育力量薄弱。一是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二是由乡镇司法所承担法律进农村主要工作,存在普法力量薄弱、队伍青黄不接等问题。三是工作保障经费缺乏。
关于进一步推进法律进农村的建议
围绕一个目标。要通过法律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突出两个重点。一要突出重点对象。着重抓好乡镇干部、执法人员、农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法制宣传员、人民调解员的学法用法。二要突出重点内容。重点组织宣传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治安处罚法》、《合同法》等,力求让这些法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开展三项活动。一要充分利用各时间节点进行。每年主要抓住3月至5月、9月至10月的农忙季节,积极开展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大宣传活动。抓住春节前后农民工返乡和外出务工这个重要时机,开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的法律法规大宣传活动,利用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时机开展相关法律知识宣传。二要开展“抓两头,促中间”的普法帮教活动。组织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学好法律知识,做“法律明白人”。这对于带动青壮年农民学法用法,妥善处理村民间的矛盾纠纷,促进依法治村具有积极作用。三要开展“法律进村,送法下乡”活动。
用好四个载体。一要运用培训载体,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农村普法宣传员教育培训。二要运用广播电视载体,开辟法制节目专题或专栏,选择本地案例以案说法,吸引群众观看,从而达到自然直观的教育效果。三要运用各类专栏、板报载体,举办图文宣传。四要通过其他载体,如乡镇党校、村法制学校、法制宣传栏、法律图书角、法律咨询室、法制文艺活动室、调解室等宣传教育平台。
采取五项措施。一是集中上大课,由乡镇司法所长、司法助理员为各村“法律明白人”讲授业务知识。二是组织普法讲师团为各乡镇举办巡回法制讲座,讲授法律法规。三是组织观摩和学习座谈。四是开展考核考试,举办法律知识竞赛。五是实行公、检、法机关分工联系乡镇,对乡镇、村干部每月进行一次法律培训。
打造“六个一”学法平台。“一中心”,即党员服务中心。利用各行政村党员服务中心便民利民的特点,积极开展民主法治制度宣传和法律援助服务。“一点”,即党员教育活动点。各村每月应有党员教育活动日,通过组织收看电教片、学习普法读本、组织讨论等形式,对村级党员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同时听取党员对法律进农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带动更多的公民学法、知法、守法。“一网”,即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依托这一载体,开展新农村建设专题讲座,因需施教、分类指导农村普法。“一校”,即农村法制学校,各村定期邀请普法讲师团成员和法律专家就法治建设、劳动法、出租房屋管理、治安管理等法律法规进行教育。“一室”,即村级图书室。通过上级发放、出资购买等多种途径,增加法律图书存量。“一窗”,即法制宣传窗。在村级办公室、各自然村设置法制宣传窗。
开展“农村七进”法律服务活动。一是法律宣传、法律服务进乡村。二是法制文艺进乡村。组建文艺演出团体,诸如民间文艺演出团体、大秧歌队等,利用节假日和晚上空余时间,深入乡村民间开展法制类文艺演出活动。三是法治文化进乡村。让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律教育。四是发动大学生送法进乡村。大学生定期到农村开展法律咨询和授课服务,体验乡村生活。五是法律志愿者服务进乡村。组织政法系统的青年志愿者、律师协会会员进乡村,广泛开展维权服务、心理咨询、法制讲座专项活动。六是基层民主创建。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为载体开展各种法制创建达标活动。七是“一信一册一卡一章程”进乡村。向农村居民发送一封普法信、一册维权指南、一张法律援助联系卡、一本村民自治章程。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